-
【2022年江门招商】江门 “双碳” 实验室:13 项目签约 抢占绿色发展先机
江门 “双碳” 实验室:13 项目签约 抢占绿色发展先机 一、创新平台启动 2021 年 12 月,江门市 “双碳” 实验室正式揭牌,同步签约 13 个产业合作项目,涵盖绿色低碳技术研发、碳汇交易、智慧能源等领域。实验室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,计划 5 年内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,引进院士团队 5 个,研发投入超 10 亿元。 二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过去 5 年,江门国家高新区排名跃升至全国第 59 位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 400 家增长至 2300 家,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 280 家。中科院(江门)中微子实验站完成基建,预计 2023 年投入运行,带动粒子物理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。 三、产业布局与项目落地 在新能源领域,引进中创新航 200 亿元动力电池项目,规划年产 30GWh 电池,配套比亚迪、小鹏汽车等车企;在节能环保领域,推动崖门环保产业园建设,引进固废处理项目 5 个,年处理能力超 100 万吨。2022 年计划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 30 家,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2300 家。 四、区域协同与生态建设 与珠海、中山共建 “西江流域绿色发展带”,2021 年联合开展污染防治项目 10 个,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提升至 90%。推出 “碳普惠” 机制,试点企业碳减排量可用于交易,预计 2022 年碳交易量超 10 万吨。
2022-01-21
-
【2022年江门招商】江门 “金种子” 计划:资本市场扩容 三年培育 39 家上市企业
江门 “金种子” 计划:资本市场扩容 三年培育 39 家上市企业 一、上市攻坚成果:“十四五” 开门红 2021 年,江门市深入实施以企业上市和做优做强为核心的 “金种子” 三年计划,取得显著成效:全年 3 家企业成功上市,上市公司数量增速达 “十三五” 以来最高水平。截至目前,江门拥有境内外上市上板企业 39 家,其中境内上市企业 15 家、香港上市企业 8 家、新三板挂牌企业 16 家,形成了涵盖制造业、服务业、高新技术产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。典型案例包括某电子企业通过 IPO 募资 5 亿元,用于 5G 通信设备研发,推动技术升级。 二、“七个一” 措施:全链条服务体系 江门市金融局围绕 “七个一” 措施深化资本市场建设: 一个协调联席会议:由市政府牵头,联动金融监管部门、交易所等,2021 年召开专题会议 12 次,解决企业上市问题 50 余项。 一套系列扶持政策:对上市企业给予最高 1000 万元奖励,对进入辅导期企业给予 200 万元补贴,2021 年累计发放扶持资金超 8000 万元。 一个信息化系统:建立 “江门上市培育库”,动态跟踪 200 家重点企业,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上市潜力,精准推送政策。 三、产业与资本联动: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江门市将资本市场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,重点推动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上市。例如,某新能源电池企业通过港股上市募资 15 亿港元,扩建年产 5GWh 动力电池生产线,预计 2023 年产能提升至 10GWh,配套大湾区车企。在纺织服装产业,某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产能,市值增长 30%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 5 家企业进入上市培育库。 四、未来规划:打造上市沃土 2022 年,江门市目标新增上市企业 3 家,推动 5 家企业进入辅导期。通过设立 10 亿元产业投资基金,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,计划到 2024 年 “金种子” 计划收官时,上市企业总数突破 50 家,资本市场融资超 300 亿元,形成 “培育一批、改制一批、上市一批” 的良性循环,助力江门成为大湾区西翼资本枢纽。
2022-01-21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